前几天我刚跟大家聊了因为一些申请者语言成绩作假露馅,然后被院校撤销offer的事儿。
想要提前说明的是,在申请季跟大家反复的聊到类似的话题,肯定不是为了“恶心人”,而是想给大家敲响警钟,不要拿自己的学业生涯开玩笑。有些事,虽然不违法,但是不建议。
国外阶段院校主要的关注点在于申请文书或其它材料利用AI工具写作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不少院校指出在申请过程中不得使用ChatGPT或其它人工智能工具。
以密歇根大学为例其法学院精确指出:“对于所有提交的书面材料,我们大家都希望其为申请人本人的作品,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文章的观点和措辞均应源自申请人本人,并且所有草稿和最终作品均由申请人本人撰写。申请人在起草过程中不得使用 ChatGPT 或其他AI工具。”
除此以外,不少院校也开始在网申当中让申请人自己填写“是否在文书或其它裁量创作中,使用了生成式AI”,你当然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的选择否。
但不巧的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目前已经有相关公司开始着力于研究出识别AI生成的文章,另一方面也有导师表示“今后可能会更倾向面对面的面试”。
国内方面AI写作的重灾区在于学位论文,目前国家已经拟立学位法针对利用人工智能写作写作论文或实践成果的学术不端行为,撤销其学位证书。那看来我在开头说AI写作不违法还说早了...
大家不妨静下心来想想,如果你选择用自动生成的方式去完成文书或者作品集项目,跟找了个代写代做的机构有啥不一样的区别呢?不就是赤裸裸的学术不端吗?那么被取消申请资格或者学位证书又有什么样的问题呢?
如果你想完全依靠这类工具帮助你去写一个完整的申请文书或者设计思路,先不说算不算作弊,它压根就做的不够好。
首先,它是会出错的。据统计ChatGPT的错误率在15%-20%之间,那么你成为用到篇驴唇不对马嘴文书的倒霉蛋的概率还挺高的。
其次,众所周知机器人是没有感情的。而在各个院校的文书要求里,基本都会cue到“难忘的”、“对你有启发的”、“你觉得不可思议的”等与人类情感相关的重点。
加之生成的文字都是来自互联网素材的不断叠加,这么说吧你用AI写文书的质量,跟你在晚上搜一篇小学作文的质量差不多。它敢写,你敢用吗。
艺术生申请材料还离不开作品集,那我们再看看AI艺术创作的现状对于各位艺术生来说,乐观吗?
今年6月19和24日,日本先后有两个艺大学生因AI创作为自己造成困扰而选择自杀。同月,知名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在展览开幕式上也表示:“我带着一种恐惧工作,我害怕有一天会被取代。”
我们能清楚看到的是,不论是学生还是艺术家,对于人工智能创作本身都抱着一个相对负面的心态。究其原因是因为AI生成,搅乱了艺术市场的原创性。
大家都知道,AI生成的一个最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先学习再输出。也就是说它通过收集学习世界各国艺术家/设计师的作品,然后按照每个用户给出的关键词排列组合给出答案。
我们很难说利用这样的形式创作出来的艺术品或作品具有原创性,比如美国版权局今年三月就发布了一项公告,表示AI自动生成的作品将不受美国版权法保护。
因为Midjourney、Stability AI、ChatGPT等平台自动生成的作品,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完全由机器人自动完成,并且训练的数据是基于人类创作的作品。
国内方面国家网信办也在今年4月起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欧盟方面,对于AI生成的作品是否拥有版权提出了“四步测试法”,即四个相互关联的标准:
其中第二和第三点,是生成作品能否被法律保护的关键,即生成作品创作过程是否有人类智力活动还有是不是具有独创性。说白了,单纯依靠AI生成的作品很难被法律保护。
结合目前各国对于生成作品的态度,其实很明显:如果是作为兴趣爱好,只要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基本没啥问题。但你要向往学术专业上走,很难支持。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文说AI生成作品,搅乱了艺术市场的原创性。而原创,难道不是艺术设计和学术研究的底线吗。
不过,人工智能生成东西还是个好东西,你用得好它能为你在申请和后续学习阶段助力,用不好就是葬送了你之后的艺术生涯。
所以,类似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生成工具大家要有方法有选择的用,比如在写论文或作品集项目的调研环节,大家就可以很好的利用ChatGPT,因为正如我在前文所说这类工具的地基就是一个大的“数据池”。
最后退一万步讲,就算人工智能真的能生成一篇完美的文书、论文甚至是一个完整的作品集项目。那么,你用它申请留学的意义何在呢?入学后你会面临上课听不懂,作业跟不上的窘境,这样的结果就是被劝退。
因此,康石石在这里提醒每一位同学,爱惜自己的羽毛,条条大路通罗马除了捷径。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艺术留学、保研、申博相关、作品集创作的问题,欢迎通过以下方式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