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形机器人设计师黄珍祥:人形机器人最快两三年走入家庭_案例中心_华体网|hth最新官网登录|htht8com查询网址
2024-08-11 案例中心

  6月下旬举行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一款名为“夸父”的人形机器人让人眼前一亮:它拥有多模态(文本、图像、视频)能力,能模拟人类常识进行逻辑推理,并在任务执行中实现多场景、多任务处理。今后,这样的机器人既能从事危险和繁重工作,也可以洗衣、做饭、扫地。

  这款人形机器人来自绵阳。本期“对话互联网新创客”对话人形机器人设计师、“夸父”生产者、绵阳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珍祥,聊一聊人形机器人的当下与未来。

  黄珍祥:人形机器人最近两年才开始火起来,还没有一个全球公认的精准定义。我自己有一个狭义理解:有与人类似的身体形状,具备头、躯干、四肢,能双足行走,且具有类人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的智能机器人。

  记者:这个解释里提到了双足行走,所以人形机器人至少应该有“脚”,没有的话就称不上人形机器人?

  黄珍祥:这是一个狭义的理解。其实从实际应用角度看,我认为不一定非要有“脚”。

  有“脚”的好处很明显,相比轮式机器人,它能适应更复杂的地形,在更多场景使用。最简单的例子是上下楼梯,走进我们的家庭。但就现有的一些成熟使用场景来看,轮式机器人也能满足需求,何必一定要替换成双足?

  黄珍祥:机器人要走得稳、走得快,需要在肢体配体、步态算法、自平衡、运控等方面有足够的积累。

  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向人类“大脑”这个方向在攻关。我们熟知的大模型,就是在仿人类“大脑”。而控制身体平衡及动作协调的“小脑”研究,是一个相对小众范畴。

  我们的团队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探索“小脑”。但要达到人类水准,即便是全球最先进的团队,技术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黄珍祥: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已快速经历了早期探索阶段,腿部功能以实现简单行走为目的,手部功能以外观仿形并实现简单运动为目的,具备初级感知功能。当下,我们正在迈入搭载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系统等技术的智能化进阶阶段。

  当然,和国外的波士顿动力、特斯拉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过国内的企业都在努力追赶。

  黄珍祥:原因很复杂,软硬件条件的制约都有。我觉得比较突出的瓶颈有两个:一是场景数据的采集。

  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需要海量数据来进行训练,才能进一步升级。而这一些数据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去产生。如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不久之后就会在他们自己的工厂中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这样的一个过程就会产生大量场景数据。这一些数据将被用以逐步优化人形机器人的性能。这是我们所缺乏的。

  第二是机器人操作系统。目前国产机器人操作系统较少,从整体看与各类机器人硬件的适配度也不高,软件的缺位也会限制发展。

  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市场一起努力,打造一个优质的人形机器人生态,让产业更好地成长。

  黄珍祥:四川很重视AI产业发展,这里有很多优质高校及科研院所,且在电子信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方面都有相对优势,这对人形机器人来说是一块“好土壤”。

  黄珍祥:刚才提到,人形机器人要发展,必须打造一个优质的“生态”。我们现在正积极跟所有的领域的头部企业合作,进一步探索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长远看,走入家庭的人形机器人也是未来的重点,这对机器人的协调性、智慧度等都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相信不久的将来——快则两三年、慢则四五年,人形机器人或许就能进入千家万户。

CONTACT US
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