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慢慢的变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不是会慢慢的少?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不少于800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以聊天机器人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慢慢的变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完美”答案。公众在赞叹AI越来越“聪明”之余,也纷纷担忧自己会不会被“替代”。
毋庸讳言,AI时代,很多“知识密集型”的工作都会面临下岗危机。但是,感知能力、创造力和洞察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等却很难被人工智能取代。换言之,如果想要在AI时代立足,就不能做“复读机”式的人才,要学会质疑和分析,培养起批判性思维。
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AI确实能够给大家提供“神助力”,让很多人从机械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也让一些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AI依赖症”,养成了一有问题就AI一下的习惯。
遇事不决,人工智能。用进废退,越不愿意动脑筋思考,脑子就越会“偷懒”,问题自然也就慢慢的变少了。对此,有识之士纷纷大声疾呼,长此以往,人类非常有可能会失去“思考的能力”。倘若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哀莫大矣!
人工智能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绝不能因噎废食,甚至以洪水猛兽视之,但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确看待和使用。简而言之,我们该将AI定位于辅助地位,而不是任其喧宾夺主,使用AI来帮助寻找答案处理问题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人工智能所给出的“答案”,只是基于大数据所得出的“结果”,就“完整性”而言,或许可以秒杀绝大多数人。但是,这种“完美”恰恰是最大的不完美缺乏创意。这一点,很多人在使用ChatGPT时,看到中规中矩缺乏个性的文字之后,已经深有体会。
更重要的是,应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看待问题。牛顿被苹果砸中脑袋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姑且不论牛顿有没有真的被苹果砸中脑袋,但他对苹果为什么总是垂直地摔落,而不是斜着跑或者向上跑的执着追寻,无疑彰显了其特立独行的思维,而这正是其成为科学巨匠的关键所系。倘若用类似的“荒诞”问题请教AI,会得到啥结果呢?如果人失去了奇思妙想,与AI又有何差异呢?
提出问题比处理问题更重要。提问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能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折射了个体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AI时代,提问的能力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里都更重要。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提问不仅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还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AI时代,别让自己成为一个提不出问题的人。
作者旗帜鲜明地在文章的一开始就提出自己的观点,斩钉截铁,毋庸置疑。是的,没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当我们每天面对着AI能代替人工写作,代替人工质疑,并且代替人工完美回答问题,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很忧心的。当人工智能包揽了一切,我们的孩子们,我们人类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人类的力量永恒不竭的就是善思考、会思考、敢于质疑。曾经的我们敢于质疑权威,现在的我们是不是敢于质疑科技?人类的创造力来自于哪儿?好奇心、求知欲是人类社会永不停歇的生命力。当然正如文章所说不能因噎废食,科技的发展、智能时代的来临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察觉缺陷,提出更高的要求。曾几何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我想,科技智能一定会日新月异,人类的思考也一定会永不停歇。